前期准备:
(1)工程勘察:要对江域展开全方位勘察,了解江水流速、水深、地质状况。例如用专业的测深仪 测量不同位置的水深,分析是硬质河床还是软质淤泥层,这会影响管道的埋设方式;调查水流季节性变化,丰水期、枯水期的流速与水位落差,给后续施工计划提供数据基础。
(2)方案设计:结合勘察结果,工程师设计出管道线路。考虑尽量减少对航道的干扰,若江面有繁忙航运,管道走向要避开主航道;还要依据输送介质特性,像供水管道得保证水质不受江水二次污染,选无毒且耐蚀管材,石油管道则要着重考虑防爆、防泄漏。
(3)材料与设备准备:根据设计选定合适管材,常见有钢管、PE 管等 ,钢管强度高,适合大口径、长距离输送;PE 管柔韧性佳、耐腐蚀,采购足量管材并检验质量。准备施工设备,像大型吊装船、打桩船、定向钻设备(适合地质条件允许时的非开挖施工)等,保证设备性能良好、按时进场。
施工阶段:
(1)架空跨越法:在江面较窄、两岸有合适支撑点时可用。先在两岸搭建稳固的塔架基础,用混凝土灌注桩等工艺确保根基稳固,再吊装钢梁搭建起横跨江面的管桥架构, 把管道分段吊运、焊接组装在管桥上,期间做好防腐、保温处理。
(2)沉管法:针对较宽、水深较大的江面。先在岸边预制好管道段,给管道两端装上临时封堵,再用拖船把管道拖运至指定位置,往管内注水下沉,用精准的水下定位与对接技术,让各管段在江底 拼接, 拆除封堵,做好回填稳固。
(3)盾构法与顶管法(适合地质稳定情况):从岸边工作井出发,盾构机像 “穿山甲” 般挖掘土体,同时安装管片形成隧道来容纳管道;顶管法则是利用千斤顶把管道一节节顶入土中,形成地下通道铺设管道,施工中要控制好推进方向与速度,时刻监测土体沉降。
后期检测与维护:
(1)检测:管道安装完,先用智能检测设备,如管道机器人搭载高清摄像头、超声探伤仪,进入管道内部排查焊接处、连接处是否有裂缝、渗漏;还会用水压、气压试验,给管道充压,查看压力保持情况来判断密封性。
(2)维护:日常安排专人巡检两岸管道设施,查看外观有无锈蚀、变形;定期清理管道内杂质、水垢;针对水下部分,借助水下机器人做周期性查看,一发现隐患及时修复处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