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管法施工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等工程的一种重要施工方法,以下是其相关内容:
一.施工流程
1.管段预制
干坞法:在内河隧道中使用普遍,适用于管节数量少的工程项目。在临时的干坞中制成钢筋混凝土管段,向干坞内放水后,将其浮运到隧址沉放。
工厂法:适用于沉管数量多、线路长的隧道项目,可在工厂流水线上制造沉管,如襄阳东西轴线鱼梁洲段沉管隧道采用全断面预制的整体式管节,通过钢筋绑扎台车、模板台车等完成钢筋绑扎、混凝土浇筑等工序。
管段运输:预制好的沉管通过船只或其他运输工具运到施工地点。如大型跨海隧道施工,常使用大型运输船运输沉管,运输中要采取措施确保沉管的稳定性,防止损坏。
2.管段沉放
浮箱吊沉法:在管段上方放 4 只方形浮箱,用吊索直接将管段系吊,浮箱分成前后两组定位,管段另用锚索牵拉定位,适用于宽度 20 米以上的大、中型管段。
方驳杠吊法:在管段两侧分设 4 艘或 2 艘方驳船,左右两艘之间设钢梁作杠吊管段的杠棒,沉放时较平稳,浮运时可夹住管段提高稳定性,适用于小型管段。
水下连接:普遍采用水力压接法,利用作用于管段后端封墙上的巨大水压力,使安装在管段前端周边上的一圈尖肋型胶垫产生压缩变形,形成水密性良好的止水接头。
3.基础处理
先铺法:在管段沉放之前先铺砂石作为垫层,在作业船上通过卷扬机和钢索操纵特制的刮铺机或钢犁,沿导轨将垫料刮平。
后填法:先将管段沉放在沟槽底上的临时支座上,随后用垫层材料充填密实,如灌砂法、喷砂法、压浆法、压混凝土法等。
二:优点
容易保证隧道施工质量,管段为预制,混凝土施工质量高,易于做好防水措施,且接缝少,漏水机会少。
工程造价较低,水下挖土单价低,管段整体制作浮运费用低,接缝少使隧道每米单价降低,隧道顶部覆盖层薄,长度可缩短。
隧道现场施工期短,大量预制工作不在现场进行。
操作条件好、施工安全,除少量水下作业外,基本无地下作业,更不用气压作业。
适用水深范围较大,几乎不受水深限制,潜水作业实用深度可达 70 米。
断面形状、大小可自由选择,断面空间可充分利用,大型矩形断面管段可容纳多车道。
|